首页

搜索

第897章 偷一手的万历 (第1/2页)

<ins class="adv-2e87d66e0474dad872a7670c99f99c68 netpub-init" data-sizes-desktop="200x200,250x250,300x250,336x280" data-sizes-mobile="200x200,250x250,300x250,336x280" data-slot="2"></ins>

第897章 偷一手的万历

长定堡这个地方太敏感了,在万历年间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这个地名,这都是因为几十年前曾经有一场“长定堡大捷”。

那是张居正当首辅时的事。

当时张居正正巧回老家探亲,长定堡的守将突然向京城汇报,说他们在长定堡一带获得大胜,杀了四百多入侵的鞑靼人。

当时李成梁还没有崛起,大明面对鞑靼蒙古常态性吃瘪。

留守京城的少年万历听到这消息,自然十分高兴。在张居正没参与的情况下,他和内阁成员一起作出决定,先给辽东一众文武官员都升了官,然后又风风光光的去太庙祭祀庆贺。

直到张居正回到京城,却一眼看出文书上的问题,派人去详查,才发现是一个四百多人的鞑靼部落到长定堡内附,被当地守将谎称为入侵,然后杀良冒功。守将非但没有立功,还大大损害了大明在蒙古人中的形象,害得许多蒙古部落再不相信大明。

张居正当时将长定堡大捷揭露出来,严惩涉事官员,搞倒了一大批人,顺带把少年万历的面子踩到了泥土里。

张居正倒台之后,这事情自然又被万历皇帝找后账,一来二去,弄得长定堡这个地名在万历一朝响彻天下。

今年的鞑靼入寇,辽东几百个城堡,鞑靼人打破哪个不好?偏偏是打了知名度超高的长定堡,李柄自然被天下大骂。

但即使这样为一个城堡失守而撤职巡抚还是有些夸张,真正原因是万历皇帝早就想拿回辽东巡抚的位置。

趁着京中官员都在骂李柄,李化龙突然上了个折子,指责李柄犯罪太大,应该撤职。

朝中官员原本还没谈到撤巡抚的事情上,但李化龙的声望实在太高,他提出这点后一时也没人敢反驳。

接着万历皇帝火速同意,让李柄撤职回籍,升杨镐为辽东巡抚。

等大家反应过来的时候,辽东巡抚职位已经回到万历控制之下了。这时众人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万历皇帝联合李化龙的偷袭。

辽东原本就充斥着皇帝一派的势力,杨镐在辽东上任之后也很快跑通了辽东的政军事物。

一个月前杨镐已经推荐李如梅担任辽东总兵。

辽东将再次回到李家军阀和皇帝推选的巡抚共同治理的局面。

对于辽东百姓来说,这样的局面却是让大家开心。

李家军能在辽东崛起,不是没有原因的。

万历朝以前大明在辽东的军势一直是收缩态势,李成梁崛起之后才有了宽甸六堡以及辽东的军事扩张。

虽然李家军阀陈腐老化,在面对女真人时也力不从心,只想粉饰太平,但是他们却是少数能够调动辽东军事体系运转的力量。

就如同,这两年李家军阀失势,辽东立刻就被鞑靼人叩边,长定堡一战,各派将军打的乱七八糟。

而历史上杨镐和李如梅组合管理辽东,在一两年内甚至就能够出塞去抄掠鞑靼蒙古之地。

萨尔浒之前,上至万历皇帝,下到辽东百姓之所以对杨镐充满信心,也是因为杨镐主政辽东以后的管理十分不错。

毕竟这时谁也想不到,萨尔浒之战杨镐和李家军阀直接丢了坨大的。

离开杨镐驻辟所在,熊廷弼对王文龙道:“有了杨巡抚的支持,这赈灾之事便成了一半,接下去该找这宁远城的祖家商议。”

王文龙问道:“赈灾就在宁远进行吗?”熊廷弼点头:“山海关外几个最大的人口聚集之地,无非是宁远、辽阳与开铁,宁远又负责另外两地的物资输送中转,此地的灾情若得缓解,则全辽无虞也。”

熊廷弼一番介绍王文龙才知道明末辽东的气温和前世完全不能比,均温低了可能有两度。

别小看这两度的差别,放在辽东这就关系到农历二三月份平均气温能否恢复到零度以上。

那正是春播的时间。

二三月均温零度以上的地区土壤不会霜冻,方可以进行耕种。

春季两度的温差,直接将辽东适合农业耕种的地区往南推移了上百里,让整个辽河套地区都不能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垦。

王文龙突然问:“我在信中建议飞百兄于辽东推广的两种新作物可有成效。”

熊廷弼说起这个难得的脸露笑容:“这玉米和马铃薯果然神奇,即使在铁岭都能种植,而且产量还不错。”

王文龙连忙询问:“既然如此,这两种作物可是推广开来了?”

熊廷弼却是摇摇头道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