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杨嗣昌是真心愿意为崇祯效死的。
但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杨嗣昌死了,张献忠就可以放心地给杨家挖祖坟了,而不用担心遭到报复。
哪怕只是为了保住祖坟,杨嗣昌也得竭尽全力活下去。
但是,所有乖乖听崇祯指挥的督师、总督,就没有不死的。
在崇祯朝,督师、总督的死亡机率一点不比兵部尚书低。而且越乖的人死的越快。
那这就非常矛盾了。
所以,杨嗣昌最终接受了朱慈炤给制定地方案:效忠崇祯,还继续效忠,该听的话还要听,但是不能再愚忠了。君命,有所受,有所不受;不当受者,变通执行。
对大明,还是完全地效忠。但要真正站在大明的长远利益角度,为将来重振大明积蓄实力,而不是跟着朝堂中枢那帮二百五一起发疯。
这是杨嗣昌和朱慈炤都能获益的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共识之一,就是把郧阳打造成军事重镇。
现在郧阳的战略地位只是比较重要,但等清军入关,往河南、陕西进攻时,郧阳就会变得极为重要。
除非李自成活够了,非要寻死,否则朱慈炤手握郧阳府、兴安州,及两地三四万军队、数十万石粮草,李自成只能选择乖乖谈判、短暂联合。
不过,郧阳军队到底能把李自成打到什么程度,朱慈炤心里也没底。
很纠结,既怕打重了,影响李自成后续与清军作战;又怕打轻了,李自成不疼不痒不重视。
与此同时,开封城西南十里外,闯军大营。
中军大帐里,李自成躺在床上,忽然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外面电闪雷鸣、风雨交加。
李自成心中烦闷,翻来覆去无法入眠。
好容易折腾到大半夜,才勉强睡着。
岂料没过一个时辰,李来亨便风风火火闯了进来,口中直喊:“阿爷,大事不好,黄河决堤了。”
连喊几遍之后,李自成唰地一下坐了起来,急切问道:“哪个口决了?”
“朱家寨,是朱家寨那里决口。咱们在开封东北的旧营驻军全被大水冲了,死伤无数。”
李自成顾不得穿鞋披衣,快步走到营帐外。
李来亨连忙上前为李自成戴斗笠,披蓑衣。
李自成喃喃自语:“完了,完了,开封城完了,我们也完了。
我们前后围攻开封三次,历时两年,消耗了多少粮草,战死了多少将士。
结果,眼看要把开封攻下来了,一场大水,城池没了,里面的财宝也没了。
真是天佑崇祯,当真是大明气数未尽?”
李来亨也怔怔地望着开封方向,久久无言。
眼看就能占据开封,然后向北可攻北京,向南可攻南京。稳妥点还可以将河南、湖北作为根据之地,屯田练兵,积蓄实力。
现在好了,开封没了,只能转而向西,要么攻襄阳,要么攻西安。
闯军这次损失大了。
开封城里那些人,反而没这么纠结,因为顾不上。
河南巡抚高名衡等人急急忙忙地保护着周王及其家眷登上城楼避难。
夜里看不清什么,只听得城外大水轰轰隆隆,甚是骇人。
周王跌足哀叹:“完了,完了,我周藩两百多年家业,全完了。”
高名衡等人则怔怔地望着城外洪水来的方向,虽然看不见远处,但个个面如死灰,心似刀割。
好容易挨到天亮,虽然暴雨依旧,但好歹能看到洪水了。
整个城外,一片泽国。开封城更像是海上一叶孤舟,已摇摇欲坠。
一夜未睡的周王拉着高名衡,颤声问道:“高抚台,到了这步田地,该如何是好?”
高名衡重重叹了口气:“殿下,这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还是放百姓上城墙吧。
暴雨一直不停,洪水越来越大,城门最多再支撑一天。
若是城外援军驾船冒死来救,我们便可脱险。
只是城内百姓还有三万多人,没有那么多船救他们了。
哎,都是臣的罪过。待将殿下安全送到援军大营,臣自去向陛下领死。”
……
开封城危如累卵,北京却仍旧一片祥和。
锦衣卫,骆养性一大早就将赵弘祖拉入了密室。
赵弘祖昨晚一夜没睡好,此时迷迷糊糊坐在椅子上问道:“哥,你这么风风火火的做什么?那写血书的到底是什么人,为何连你通过吴昌时向周延儒赠送珍宝都知道,而且还知道吴昌时从中贪墨。”
骆养性红着眼睛答道:“我就是要跟你说这个事。昨晚一整夜没合眼,我终于把前因后果都琢磨明白了。”
赵弘祖一听这话来精神了:“哥,你快讲,到底是何人谋划此事?”
骆养性无奈地笑道:“在京师,有能力做这事的,就那么几个人。
陛下,本来有这个实力,但他不重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