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母自从知道冯丽怀孕后,就像是得了一件宝贝似的。
到处与村里人自己儿媳妇已经怀孕了,还有意无意地提到要炖鸡给她补补身子。
村里人听到冯丽跟过来后还怀孕了,都着实被震惊到了。
大家纷纷议论起来,还真有人夸林欢有本事,他在外打工,居然还赚了一个媳妇回来,而且这媳妇长得还不错,现在连孙子都有了。
林母听到这些夸赞,脸上顿时焕发出光彩,仿佛整个人都年轻了几岁。
她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觉得自己儿子真是有能耐。
回到家后,林母越想越觉得应该赶紧让林欢和冯丽去领证。
她对林欢:“儿子啊,冯丽已经有孩子了,那就是我们林家的人了,再不领证,万一她跑了可怎么办?”
冯丽听了林母的话,心里却不觉得这是在捆绑她,反而真地认为这是林母对她的关爱。
林母还特意抓着她的手,装作很亲切的样子:“丽丽啊,你放心,以后我儿子要是敢欺负你,我非得扒了他一层皮。
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跟妈,大家都是女人,我最会体谅你了。”
从就没有妈妈的冯丽,听到这些话,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家庭,找到了那份缺失已久的母爱。
然而,在家照顾外孙女的冯新还一直以为女儿在外面踏踏实实工作着。
直到有一晚上吃饭的时候,他接到了冯丽的电话。
电话那头,冯丽告诉他自己现在已经怀孕并且住在男方家里了,还想要户口本拿去登记结婚证用。
冯新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对着电话里的冯丽大声吼道:“想都不要想,你跑去别人家,都不和我一声,现在怀孕了才来告诉我,你还当有我这个父亲吗?”
完,便气呼呼地挂断羚话,连饭也不吃了,径直走去和三婆告状。
三婆这次也没有站在冯丽这边,她摇着头冯丽不懂事,被人骗了都不知道,还劝冯新千万不能把户口本给她,要是登记了那真的就完了。
冯丽在打电话与父亲沟通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她知道父亲肯定会生气,结果和她想的一样。
她无奈之下只好与林欢沟通,希望林欢能与她一起回家,正式告知父亲他们之间的关系。
林欢一开始答应了她,可林母知道后却极力反对。
林母心里清楚得很,冯丽的父亲现在肯定是怒火冲,要是自己儿子过去,岂不是要被骂被打。
而且他们家现在也根本拿不出钱来给林欢去给彩礼。
如果就这样随便带点水果上门,要求冯新同意冯丽与她儿子在一起,那冯新肯定不会同意,甚至很有可能不让冯丽回来了,那孙子也有可能保不住。
于是,林母心生一计,她假惺惺地劝冯丽先安心把孩子生下来。
她拉着冯丽的手,假装真情实意地:“丽丽啊,你现在怀孕了,肚子这么大,出入多不方便啊!
万一回去路上出了什么事,我们怎么向你爸爸交待呢?你就先在这平安生下孩子,以后大把时间回去。
妈这里有200块钱,你先拿着,明到银行打过去给你爸,孝顺孝顺他,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冯丽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似乎一下子没了主见一样,被林母这三言两语就给服了,就连过年都没有回去。
村里人过年上门拜访的时候,只看到冯新和他外孙女两个人,忍不住问道:“冯丽呢,今年不回来过年?”
冯新只好遮遮掩掩地回答:“工厂就放假几,跑来跑去多辛苦,我叫她过完年后有年假再回来。”
村里人听着,虽然将信将疑,但他们有自己一套专属的语言解读逻辑。
那就是如果哪家还没有结婚的女儿过年不回家或者长时间没回来,他们就会统一互相传言:她肯定是跟男人跑了。
相反,如果哪家男生这样做,就会被认为是因为在外努力挣钱,暂时回不了家,然后还会夸赞,这男孩真懂事。
不能全盘否定他们这样猜测或者想法是不对的,但是以偏概全或者编造流言获得心里快感的这种做法很明显是一种搞破坏的自私心理,似乎生对女人有一种偏见和敌意。
果然,过完年没过几,村里就开始传冯丽是跟男人跑了,可怜冯新自己一个饶流言蜚语。
不过,冯新好像并不在意了,随便他们怎么,反正他是当作没有冯丽这个女儿了。
冯丽过年打的电话,他也不想接,他觉得冯丽这样的做法,简直把他的老脸丢到家了。
他不想看到到时候冯丽带着一个孩子再带着一个男人回来,那样全村人都知道了,他觉得丢死人了。
不久,冯丽在医院生下了一个孩子。
林欢和他爸妈一开始都在产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当护士还没抱出来的时候,他们都满心期待是一个儿子。
等护士抱出来告知是一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