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第95章 千元巨款 (第1/3页)

第95章 千元巨款

“大哥,回头给二姐还有你岳父老子那边,送一些黄豆过去。剩下的除了留种、留足自家吃的之外,我想办法卖了换钱。”

这一季黄豆的产量达到了品种极限,亩产503斤。

总之,这一次种植黄豆,包括肥料田间管理等都有所进步。

但品种极限放在那儿,以后即便是有了化肥,亩产也不可能突破550斤。

【采收农作物,点数+503,总点数:13017点】

以前家里吃剩下的黄豆还有一些,他随后开始挑选种子,剔除出来的就和以前的黄豆存放在一起。

家里吃不了这么多的黄豆,方唯让大哥骑车去给田桂花的娘家和二姐家吗,各送了20斤过去。

这一次他不打算贱卖黄豆,而是会直接卖“高产黄豆种子”。

高产种子就连供销社都会议价收购,不至于卖不出去,还不会有任何的风险。

这年月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虽然也有赶圩(赶集)的存在,但那点交易量什么都不影响,属于个人之间的互通有无。

方唯一直都在小打小闹,正是这个原因。

“老三,我从田家回来,特意去了一趟供销社,他们说黄豆种子的收购价在每斤3元-3.8元之间。还不如卖给个人划算。”

“卖给个人必须是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人家也信不过咱们。所以还是算了,吃点亏就吃点亏吧。”

种子不太一样,个人卖一些农副产品没啥问题,但卖种子说不定就会惹来麻烦。

因此,方唯还是决定把黄豆种子卖给供销社,先卖100斤。

其实方唯也挺憋屈的,他搞出来的高产黄豆经济价值不可估量,但由于没有变现渠道,好东西也卖不出好价钱。

种子和粮食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粮食一眼就能看出好坏,种子需要种出来才能得知农作物的具体产量。

供销社收购种子有一套收购衡量标准,价格压得低,怎么也不会亏。

方平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就不再吱声。

第二天。

方平用自行车驮了100斤黄豆种子去了供销社,打算卖掉。

供销社倒没问太多,但在估价环节却出了问题。

“你这个黄豆种子一般,我们只能给到每斤3元的价格。”

方平一听就火了,哪怕是给个中间价呢,结果给了一个最低价。

他强压着火气,和人家解释,说自己的种子绝对是好种子,当年亩产达到了500斤。

结果却遭到了一片嗤笑,500斤?是做梦吧,他们还没听说有这样的高产品种。

毕竟生产队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种植水稻,黄豆只是副业,【瑶岭黄豆】的名气根本没打响,即便是在当地也没多少人知道。

“我不卖了!”

方平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既然说不通,不卖了还不行吗?

于是他又将扛了出去,准备带回家。

“老大,你在这干嘛呢?”

这时,郭永清骑车路过,一眼就看见了方平。

他到跟前停下车,笑着问了一句。

“郭叔,我来卖黄豆种子,可他们不识货,这么好的高产黄豆种子,一斤才给3块钱。所以我不卖了,打算带回家去放着。”

方平有些气不过,所以和郭永清多说了几句。

郭永清一听是这事,表示自己帮不上忙,他和这和收购点的人不熟。

“不过,我听说老三搞出了高产黄豆,叫【瑶岭黄豆】,是这一种吗?”

郭永清在县里上班,经常在各公社跑,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他上次听唐泽提过一嘴,便记住了【瑶岭黄豆】这个名字,只是刚刚没想起来。

“是的,就是这一种黄豆。”

方平点点头,他这会儿没什么聊天的心思,便准备告辞。

“你先等等,让我看看可以吗?”

郭永清忍不住好奇,想见识一下高产黄豆的样子。

方平不好推脱,便打开袋子让对方看。

郭永清抓出来一把黄豆,拿在手上仔细的观察,还别说,这种黄豆颗粒饱满、色泽油亮,起码卖相看起来很不错。

“这帮鬼东西,眼睛瞎了吧?老大,你别卖了,这事儿你交给我。”

郭永清念着困难时期方家兄弟给自己帮了不少忙,便主动请缨,要帮方平解决这个问题。

方平还能说啥,只能表示感谢。

郭永清让方平回家等着,几天内就会有音信。

方平骑车回到家,气哼哼的把黄豆扛进了家里。

“大哥,咋又带回来了?没卖掉?”

方唯刚从试验田回来,他准备继续推进“不育系”的培育,为来年的水稻杂交工作做好准备。

目前他手里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还是太少,需要经过多次培育才能形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