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上菜,冯正没有因为几位国外的评审在,就用西餐那种一道一道菜的上菜方式。
就像是冯正对小餐馆重新装修的时候,依然是遵循一种传统中式改装一样。
冯正上菜也是遵从中式宴席的上菜方式,并且在摆盘上也是以中式的摆盘。
首先上桌的是四道冷盘。
其中一盘是蔬菜,一盘是冯正所做的开胃小点,还有两盘则是荤菜。
蔬菜冷盘,冯正没有做百花满园,而是在盘子里摆了一个岁寒三友迎新春。
用的是一些反季节蔬菜,秀了一把刀工的同时,盘子里也是用蔬菜摆出了一幅雪中三友齐迎新春的画面。
当这一盘端上桌的时候,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艳不已。
尤其是那几位国外来的评委,更加是很认真地仔仔细细看了半天。
后来经过翻译的解释,评审才算是明白,盘子里的美景是用蔬菜摆出来,并且更加惊叹于冯正的刀工。
因为盘中很多的图景,是需要把蔬菜切成细丝后,才能很好摆出来。
最让人惊艳的是,冯正把两种自制的酱汁,在盘子里给做成一个点燃绽放的烟花模样。
其中深色的酱汁用模具在盘子里倒成炮仗的形状。
而红色的酱汁则是被泼洒开,化为绽放开的烟花。
如此构建出一幅岁寒三友迎春图。
两盘荤菜,冯正上了自己特别准备的盐水鸭,是自己用了爷爷的配方改良后做出来的。
不会像是传统盐水鸭那样咸,保持鸭子的滋味同时,搭配上一碟酱汁同样滋味很好。
至于另外一个冷盘荤菜,冯正没有上水晶肴肉,而是用豆皮卷了一个肘花。
把肘子剔骨,然后卷起来捆绑进行卤制。
卤制好了,凝固定型,再用油豆皮包裹,然后再进行蒸制,最后全部切成薄片,在盘子里同样摆成一朵盛开的花朵。
至于最后一个冷盘的小点,是冯正自制的一个小点心,酸甜口很是开胃。
这么四道冷盘上桌后,已经是让今天的客人们都惊艳异常了。
大家自然是没有先品尝,而是抓紧拿出手机来进行拍照。
很快四道冷盘已经被传播到网络上去。
大家全都惊艳于冯正的摆盘实在是太漂亮了。
同时,也对冯正刀工感到震撼。
尤其是得知那盘《岁寒三友迎新春》,是用各种蔬菜切成细丝给摆出的花型,更是让不少人都惊叹冯正的刀工。
“不愧是冯大厨,刀工实在是太厉害了。”
“当然厉害,冯大厨毕竟是能切出豆腐丝的人。”
“之前有人说,不看好冯大厨做宴席,现在是不是看到了?什么叫做惊艳?”
“冯大厨不是不能做宴席,是深藏不露,轻易不是你们能看到的。”
“好像现场国外来的评审人员,也都被冯大厨惊艳到。”
“哈哈哈,现在是不是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厨艺?让这帮茹毛饮血的外国人见识见识,什么叫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四冷盘过后,冯正开始正式上炒菜。
首先是清炒,同时穿插一些浓口的菜式。
后面就是炖煮的菜和汤菜进行穿插。
可以说,冯正上菜的节奏把控的非常好,基本上浓口和淡口的菜式穿插,并且保持桌上菜品的大概量。
真是体现出了一位能够掌控宴席顶尖大厨的水准。
上桌的菜,一道一道摆盘上都非常的漂亮。
无论是清炒菜式,还是一些浓口的菜式,都保持一种非常典雅的摆盘。
甚至就连东坡肉,冯正也都是进行摆盘,用一个微微向内窝进去的盘子,摆放上一整块的东坡肉。
肉光是看着就令人垂涎欲滴,感觉到会非常的好吃。
汤菜中,自然是少不了冯正秀刀工的文思豆腐。
这么一道菜上桌,真是把外国评审都惊得站起来了。
他们何曾见到过,能够把豆腐切成如此的细丝?
而且汤羹中还有同样很细的青菜丝和香菇丝,这份细腻真的是令人惊叹。
一道一道的菜上桌,真的是令大家有些应接不暇了。
甚至后面大家都不吃,等着把菜上齐了,想要拍一张合影。
最后给大家上桌的一道菜,是一个更加传统的老菜。
《三套鸭》
这个菜很多人都知道,但同时又有很多人不了解。
三套鸭是要用,家鸭,野鸭,鸽子套在一起做成的一道汤菜。
首先要把家鸭、野鸭和鸽子都去骨,但是不能够把皮肉破掉。
要保持皮肉的一份完整。
然后是先要分别进行汆煮,去除其中的一些异味。
接着是把三种食材一层一层的套在一起。
最后,再用高汤文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