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江凡没有任何吝啬,炮弹和震天雷不要钱一般扔出,而战果是逆天的,通常来讲,攻城方至少要是守城方兵力的三倍以上才有胜算,但魏国最强的四大营依靠文登坚城,居然连一天都没抗住就丢下大半死伤逃走。
而渔州军显然要乘胜追击,申屠骑兵风卷残云,根本没给对方休息的机会,一路追杀对方来到登州第二大城,直到对方关闭城门,才停止追杀。
但他也没停下来等候辎重赶上来攻城,而是径直撤回了文登。
此后,渔州军居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在文登城休整安顿下来。
不久之后,得知消息的世人纷纷猜测,是不是攻城战器消耗光了。
不可否认有这方面原因。
的确,渔州并没有太多骊山火器储备,大部分都留给了秦军主力。而这一战,因为江凡立威和震慑的目的,弹药实打实消耗巨大,不过,储备至少还可以支撑几场大战。
所以,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江凡就想留在文登。
说到底,没有秦国大军,单靠一个渔州进击魏国本土是不现实的。
而只要这样,就能让魏王心惊胆战,进而牵制他对正面战场的投入。若不再纵深挺进,还不至于让魏王彻底炸毛,避免他对秦夏之战倾尽全力角逐生死。
如此,就可以集中精力攻略夏国,圈定在夏国范围内,一战击溃四方联盟,进而从容经略其他势力。
其实,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女帝和江凡都有种意识,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让人间蒙受太大损失,毕竟在他们看来,未来都是自家子民。
当然,事情的复杂程度还不止如此,比如,假设秦国可以同时支持夏、魏同步开战,也不是不能继续这么打下去,可结果显而易见,晋、楚、辰这些联合进攻夏国的诸侯指定会因担忧而回防。这就会打破以联盟对抗联盟的战略,总不能反逼所有诸侯先考虑大秦威胁吧。
所以,两个认知他要制造。
第一,骊山火器,是有数的,这种战役完全是为了震慑,而不可能一直用。
第二,秦国无法支持同时对两大国本土开战。
为此他特地命令武曲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不再采用骊山火器,但也没必要玩儿命攻城,做出样子就行。
不过,风化雨弄明白了,守城根本不是自己的特长,痛定思痛,决定拿出最擅长的本事来挽救局面。
他亲帅三万轻骑,不停对渔州军展开突袭,面对申屠骑兵居然也能打的有来有往。
以至于,经过后来的几场战斗,风字营居然守住了登州最后一座坚城。而后援兵赶到,双方进入对峙状态。
但也就在这时候,魏国再度换防,曹子健临危受命,江凡的对手,变成了曹二公子和他的火字营。
令江凡非常意外的是,这次真有点不好打。
曹子健非常稳,不但据城而守,还通过沧澜水道以及对登州地形的熟悉,偷袭两道,还对渔州军实施不间断骚扰,这战略很有效,甚至促使渔州军不得不修复文登城墙。
但他真正厉害的有三点。其一,是曹垣带来那一千套阵道武器。这些东西显然出自大家之手,居然能击落百丈高空的热气球,射程和威力都非常惊人。
虽然消耗同样巨大,但以曹子健的财力,支撑较长时间是没问题的,江凡可不想过多消耗人马。
然后是火字营的特殊战器。正如魏国风字营其实最擅长骑兵作战,火字营最擅长的是火器运用。
他们既具备远程攻击火器,比如火箭火弩,也具备近战火器,比如刀锋上可以燃起火焰,但这些的运用都可以说粗糙,在江凡看来也不过点着火罢了。就算他那些巨型火床弩,也不过是射程远威力大,但装填巨慢,而且数量也有限。
真正厉害的,是鬼火磷弹。这是一种单兵依靠类似弹弓发射的鸽子卵大小的丸子,击中人之后,可以快速焚烧全身,与魔焰一样扑之不灭。
要命的是,这东西射程极远,那普通发射器也能射出数十丈,而两人配合的三尺长大型弹射器,居然可以射出百丈。
据说,这是魏国炼气士在炼丹过程中发现的东西,后来被魏武王命炼器士设计机关武器,用在了作战上。
这东西再次提醒江凡,这是个武道世界,思路的不同,导致有各种玄奇的东西存在,就算在凡间,骊山战器也不是绝对独一无二的存在。
其三,是一支奇兵。名为机关侯。
后来江凡才知道,这是曹老二用赚来的银子秘密打造的一支纯远程作战部队。人数不多,只有三千人。但这三千人却都擅长操作远程阵道武器或者机关武器的精兵,且都配备了快马,来去如风。
虽然阵道武器他们也不可能长期消耗,可那些机关武器倒是让江凡大为惊讶。尤其是那种可以盘旋超百丈依然具有杀伤力的燕尾回旋镖,和专门破甲的十字转纹钻。
这两样东西他们每人一套发射器具,可以携带五十发,经过训练之后,这些强悍的精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