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与青春的风暴对决还没有开启。
可口可乐会议室,此刻已经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到了夏普收购案上。
会议室中的成员们看着投影幕布上实时跳动的数据,墙面电子钟显示夜间十点十七分。
东京传来的收购简报在每个人眼底映出幽蓝的光,那些跳动的数字正在改写太平洋两岸的商业版图。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都能意识到这一次收购意味着什么。
突然一声惊呼。
财务总监霍华德作为少数在日本有过工作经验的管理层,他的目光死死盯着上面出现的“夏普员工持股方案”一行大字。
"是谁主导的这一次收购,竟然连日本人的年功序列都破解了。"
年功序列是什么?
这是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根基。
是一种根据工龄,提升职级,绑定员工,强调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终身依附关系的终身雇佣制。
收购任何一家日企,首先要面对的不是它的债务问题。
而是这个终身雇佣制带来的庞大用工成本。
夏普为什么这么快就坚持不住,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日企在遭遇困境时,根本无法裁员而减少资金紧张的问题。
而且随着企业老龄化,用工成本反而会逐步攀升。
最后困于现代性危机。
可现在……
财务总监霍华德盯着夏普员工持股方案复印件,指尖在"终身雇佣制置换股权激励"条款上划出血痕。
“这个持股方案是什么意思?”
有不懂的人皱眉发问。
虽然不懂,但他们的眼界也知道这很关键。
财务主管霍华德看了那人一眼道:“用股权激励置换终身雇佣,再加上绩效模块的增加,非但能够绑定夏普的核心人才,减轻用工成本的压力。而且还能保证企业在日本这个特殊的环境下进行运行。”
“这是东西方企业文化的融合啊,这一招……好高明!”
市场总监约翰史密斯深吸一口气:“这是彻底给夏普松绑了。”
"而且三得利的那些老顽固居然同意拆分灌装厂......"
他的关注点很特殊。
没办法。
当初他们可口可乐登临日本市场时,寻找合作的罐装生产商,三得利是他们最瞩意的对象。
只是没想到对方强硬拒绝了。
可现如今,当初那么顽固的三得利,如今竟然把整个罐装厂都给分拆出来了。
鼎峰……屈臣氏在日本有这么强大的威慑力吗?
想到这里,约翰·史密斯突然抓起遥控器切换画面,NBC午夜新闻正在直播东京帝国饭店的收购签约仪式。
安东尼和石敢出现在镜头之下,他们的对面,坐着的正是夏普和三得利的两位社长。
而在他们的背景墙显示屏中,播放着的正是三得利灌装厂和夏普的流水线,上面滚动着的是《终结者》联名款铝罐与夏普最新款录像带。
这一幕,被世界各地直播播放。
日本东京电视台、韩国KBS电视台、港岛TVB、港岛亚视、CCTV、美国CBS电视台、美国NBC电视台、欧洲BBC……
媒体震动,世界震动。
这个字签了下去,就正式宣告夏普的易主。
"看见了吗?"
位于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总部,市场总监约翰史密斯的声音像生锈的弹簧,苦涩的盯着电视屏幕,咽了咽口水:"他根本不是在卖汽水,他在建造文化符号的输油管道。"
“这条通道,将通过电视、电影、广告、音乐,以文字,以影像,以音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我听说邵维鼎还涉足奢侈品品牌经营,现如今世界奢侈品市场虽然低迷,但一旦再次兴盛。”
“他手中的那些奢侈品就会成为堪比军火的暴利生意。”
啪!
戈伊祖塔的钢笔突然刺穿报表纸,墨迹在"7.3%"的数字上晕开死亡图腾。
三十年前他在哈瓦那甘蔗田学会的商业法则正在失效,那个东方人用电影胶片和电子元件编织的巨网,正在捕捞整个北美市场。
"'时间机器'计划已经刻不容缓了。"戈伊祖塔扯下领带,袖扣在橡木桌面,"让田纳西的怀旧主题工厂二十四小时内复产,灌装线全部切换成弧形瓶。"
法律顾问刚要开口,戈伊祖塔已经拨通研发中心红色电话:"把第42号地窖的原浆注入B-29运输机造型的纪念罐,我要让每个气泡都带着诺曼底登陆日的硝烟味。"
“加大对于哥伦比亚影视的注资,提高股份比例。”
“接触维亚康姆电视网,洽谈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