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59年之后,全国各地都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各种的自然灾害,在政府的大力救灾,物资支持及人员调配下,平稳的过渡。
但还是有不小的影响,许多家庭的生活水平下降,食物变得稀缺珍贵,粮价也在不知不觉中上涨了一些,有的困难的地方都在挖野菜充饥。
人们都在等着这批农作物的收成,希望能有个丰收年,能够改善生活。但经历了不少自然恶劣天气,粮食的产量又怎么可能高到哪去呢。
阎家,今天所有的人都在家,就听三大妈抱怨道,现在的粮食比以前难买了,要去的很早才能买到,而且价格也涨了一些。
阎解义听到三大妈的话,在结合时间就明白困难时期要来了,今天粮食再欠收,那时候就更紧张了。
于是对着三大爷,三大妈说道:“爸,妈,我听我那个同学说,今年的粮食会越来越紧张,我们家这么多人,要不要多预备一点粮食,要不然到时候会挨饿。”
两人听了阎解义的话都大惊失色,他们俩可是经历过以前朝不保夕的时期,他们认为现在的人民政府会越来越好,也就没往那方面想。
三大爷道:“可是粮本上都有定量,想屯粮就只能去鸽子市或者黑市,要不就是去乡下也有可能买到一些。而且也不能大规模的买粮,容易被有心人惦记,院子里的都没好人。”
三大妈连忙道:“那怎么办,我们家人这么多,如果定量不够就只能缩减口粮了。”
阎解义又说道:“现在应该只是一个苗头,应该还没到那一步,要不然定量肯定会减的,街道办也会通知,我只是说出来让大家未雨绸缪。”
“既然还有时间,那我们就慢慢的进行,一点点的买回来藏起来。”三大爷道。
“老大,于莉,你俩有空跟亲家说一声,看他们自己的意思,别人就不要说了,知道的人多了容易出事。”三大爷叮嘱道。
“老大,你下乡采购的时候,如果碰到合适的也可以购买一点,先一点一点的攒着,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好的,爸,我知道了,我会小心的。”于莉回道。
她也希望于家也能屯一点粮食,先有个准备,不至于到时候惊慌失措,弟弟妹妹挨饿。
“老二,你同学那边有没有渠道能买到粮的,能不能从他那想办法?”三大爷问阎解义。
“爸,你放心吧!我这边能买到一些,但是不多,只能当做最后的保命粮,他的空间里还有几百斤呢。”
他也不敢动,更不会轻易的拿出来,这年头饿急了可是会出人命的,如果让人知道阎家有大量的粮食,估计会被吃的骨头都不剩。
而且他有预感,系统的这次升级之后,他物资应该是不会缺的。但是不能养成家人这种习惯,要亲身体会才能记忆深刻,反正有他兜底,家里不会饿着,更不会饿死人,其他的人估计他就管不上了。
阎解义又跟何雨柱提了一下,让他悄悄的也存点粮食。但是好像他没有听进去,还说荒年饿不着厨子,他每天好吃好喝的还能饿着。
他现在也想开了,自己兄妹俩吃好就行,其他人也不问事了,毕竟他手里也没钱了。至于娶媳妇的事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了。
人一想开之后,那日子过的叫一个潇洒,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喝点小酒啥的,日子惬意的很,一时间都有点不适应了。
阎解义看他不在意的样子也没有纠结,反正他已经提醒了,万一以后挨饿可不怪他,他以后能保证何雨水不挨饿就行。
现在他主要的事就是准备考试了,离考试也没有几天了,不仅自己要复习,还要指导何雨水。原剧中何雨水都能考上高中,说明成绩不是很差,现在努努力也许就能考上中专了,这样就可以一起去上学了。
阎解义开始专心辅导何雨水学习。何雨水也很争气,每天认真听讲做笔记。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粮食的情况愈发紧张起来。大院里有些人已经感觉到了粮荒的压力,开始四处寻找额外的粮食来源。
而阎家因为早有准备,虽然也节省着用粮,但还不至于挨饿。老大阎解成每次下乡采购都会带回一点粮食,悄悄藏在家里。阎解义则通过同学那里偶尔补充一点。
何雨柱所在的食堂也受到了影响,食材供应不如以前充足。他这才想起阎解义的话,但为时已晚,市场上已经很难买到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