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寒风像个调皮的孩子,在村子里横冲直撞,吹得人耳朵生疼。村队部门口,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支书,这还是个干部呢?”人群里,不知道是谁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
“哟,这小伙子长得可真俊啊!娶媳妇没啊?要是没有,大妈给你介绍一个啊!”
王保国站在一旁,笑嘻嘻地听着这些话。看着大家越说越离谱,他赶紧摆了摆手,大声说道:“行了行了,咱来这干啥来了?都不嫌冷啊?别废话了!”
张红星被这些热情的乡亲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招架得有点吃力。他心里既感动又无奈,脸上还得挂着礼貌的微笑。
这时,一位大爷提着一袋红薯干挤了过来,问道:“张主任,我这有点红薯干,你看你这能给多少钱一斤?”
张红星赶紧大声回应:“红薯干城里现在是五分钱一斤,我也不坑大家,八分一斤,大家有多少我收多少!”
红薯干这东西,在农村那可是家家户户的常见干粮,能直接吃,也能炒菜、做粥,朴实又顶饿。
“八分啊,不少了啊!上次来的那个采购才给六分呢!”人群里一阵议论,大家纷纷点头。
“张主任,粉条多少钱一斤?”
“干木耳呢?”
“晒干的萝卜丝要吗?”
问题像连珠炮似的向张红星砸来。
张红星苦笑着,刚想开口回答,旁边的王保国直接大声呵斥道:“吵什么吵,都给我闭嘴!”
要不说这个时代的村支书那是真有威望,一句话下去,周围的人立马安静了下来,就像被施了定身咒。
“张主任,你来说一下吧,村里的东西也就那几样,刚才你也听到了,给报个价,合适的就卖,不合适的就赶紧回家去,别给冻坏了。”王保国看向张红星,语气里带着几分信任。
“行!”
张红星笑着说道,“粉条、干木耳五毛一斤,晒干的萝卜丝五分一斤。”
“张主任,我家有两冬瓜,你收吗?”一个大叔探出头来问道。
“收!”
听到竟然有冬瓜,张红星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六毛一斤,你看怎么样?”
冬瓜虽然不算稀罕物,但供应整个四九城还是不多的,而且价格还不低,这可是个好货。
价格问好了之后,周围的乡亲们看向张红星的目光变得柔和了起来。
他们心里都清楚,今天这个价格很高了,比市场价格都高出不少。大家纷纷在心里赞叹:这个小年轻采购真不错!
王保国同样很高兴,他身为村支书,村里面能捞到实惠,他这个村书记脸上也有光。
一时之间,甭管外面的大雪下得多大,至少在村队部里面,这些可爱的乡亲们,心里暖烘烘的。
张红星看着村干部拿着秤,一个一个地称着各种物资,称完一个,就按照物资类别直接倒进身后的大麻袋里面。
他自己则是负责登记,忙得不亦乐乎,时不时还得停下来回答乡亲们的一些小问题。
“红星老弟,太感谢你啊,我们王庄以后的大门非常欢迎你再来啊!”
五十多岁的王保国握着张红星的手,不停地道谢,脸上的笑容真诚又热情。
张红星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道:“支书您太客气,咱们合作共赢嘛!”
看着面前四五个大麻袋装得满满的,他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和王保国寒暄了几句,他现场将每一位乡亲的账结清,这才算是完事了。
……
秦家庄,天色渐暗,秦家院子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什么?”
秦高远一脸不可置信地指着秦淮茹,眼睛瞪得像铜铃,“你要离婚?”
秦淮茹的哥哥和弟弟一家人也都一脸震惊地看着她,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秦淮茹背着半袋子白面回家的时候,一家人还挺高兴,家里的女儿总算是想到自家兄弟不容易了。
可没想到,接下来的谈话,彻底把秦父秦母给震住了。
秦淮茹看着自己的父母和兄弟,苦笑着说:“我也不想离婚,但是真的过不下去了啊。”
说着,她就一五一十地将在贾家的日子和秦家一家子说了起来。
秦高远刚开始还一脸无所谓,可听到后面,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气愤之情溢于言表,双手不由自主地握紧,关节都泛白了。
秦母则是低着头,心疼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最后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
哥哥嫂子也是一脸难看,唯独家里最小的弟弟秦得志愤然骂道:“当初我就说别嫁给他,姐你当时就是昏头了,死活嫁给那个小白脸,哼,离婚!”
“唉!”
秦母叹了口气道,“淮茹啊,你可要想清楚啊,这可是女人一辈子的大事啊,离婚了你以后可怎么办啊。”
“妈,你放心,我都想好了,离婚了之后找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