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京城各大望族之间,一则流言如风般刮过。
"听说了吗?武昌侯府出了件丑事。"
"可不是嘛,那个庶子萧玉辰,竟然玷污了侯府的丫鬟,简直是不知廉耻!"
"怪不得武昌侯大怒,直接将他赶出了府。"
"这种人,就该赶出去!辱没了侯府的门风。"
茶楼酒肆,勋贵府邸,这样的议论声此起彼伏。那些贵妇人们更是添油加醋,将事情说得愈发不堪。
"我听说啊,那丫鬟才十三岁......"
"天呐!这萧玉辰也太禽兽了吧!"
"可不是嘛,亏得武昌侯平日里还那么疼他。"
"这种人,就是白眼狼!枉费侯爷对他的栽培。"
这些流言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推动。每一个说这话的人,都像是提前串通好了一般,将萧玉辰描绘成一个道德败坏、恩将仇报的小人。
而在武昌侯府内,荀氏正优雅地品着茶,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夫人,"丫鬟小声禀报,"那些话已经传遍了京城各大望族。"
"嗯。"荀氏轻轻放下茶盏,"这个孽障,既然敢顶撞老爷,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她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让他在京城寸步难行,看他还如何参加春闱!"
可她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些流言四处传播的同时,京城的文道中人却在热议着昨夜的异象。那些真正有见识的人都知道,一位文圣资质的绝世奇才,已经在京城现世。
相比之下,这些下作的流言,又算得了什么?
只是此刻的萧玉辰,正沉浸在典籍的海洋中,对外界的纷纷扰扰浑然不觉。他知道,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而这些流言蜚语,不过是某些人的垂死挣扎罢了。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陛下!"礼部尚书躬身出列,"臣有要事禀报!昨夜京城现异象,文庙圣像震动,天现文圣之兆!"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什么?文圣异象?"
"三百年了,我大疆终于又要出文圣了吗?"
皇帝原本慵懒的神色瞬间凝重起来:"详细说来。"
"回陛下,"礼部尚书声音激动,"昨夜子时,京城文庙诸圣像突现异象,文气冲霄。国子监、皇家书院、藏书楼,皆有异象显现。更有'圣'字显于天际,此乃三百年来未有之奇观!"
"确有此事!"国子监祭酒李云章立刻出列,"老臣亲眼所见,天降异象,文气汇聚,此必是有真正的文圣资质者现世!"
皇帝坐直了身子:"三百年前,我大疆最后一位文圣在世时,国运昌隆,文道鼎盛。如今天降异象,莫非是上天垂怜我大疆?"
"陛下圣明!"李云章激动道,"我大疆自上一位文圣仙逝后,文道日渐式微。如今有文圣资质者现世,此乃天佑我大疆!"
"此人可知是谁?"皇帝追问。
"回陛下,"礼部尚书道,"异象显现时,文气汇聚于城北方向。想必那位文圣资质者,就在城北一带。"
"传旨下去,"皇帝沉声道,"命京兆府、礼部、国子监立即派人寻访。若寻得此人,立即禀报!"
"陛下!"吏部尚书出列,"依老臣之见,此人若真有文圣资质,必然会在今科春闱中崭露头角。不如静待春闱,自会水到渠成。"
"有理。"皇帝颔首,"不过该寻访的还是要寻访。文圣资质,三百年难遇。若能及早发现,加以培养,对我大疆而言,乃是天大的机缘!"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无不激动。谁都知道,一位文圣的出现,意味着什么。那可是能够影响一个时代的存在!
"传旨:命京兆府、礼部、国子监分头寻访。另,春闱临近,各处考场需格外用心准备。若那位文圣资质者参加科举,朕要亲自过目其文章!"
"臣等遵旨!"满朝文武齐声应道。
下朝时分,兵部尚书萧定邦正要离开金銮殿,却被工部侍郎张元明拦住去路。
"武昌侯,"张元明笑容可掬,眼中却带着几分揶揄,"听说府上最近出了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