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这萧玉辰不知天高地厚,居然妄称是您要收的徒弟,还请大学士做主,将这等不知廉耻之人驱逐出去!"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附和:
"就是!这种人也配站在翰林院中?"
"简直是玷污了这神圣的地方!"
"还不快滚出去!"
萧云蔚见状,也趁机煽风点火:"张大学士最重名节,这种品行不端之人,怎配站在这里?"
有几个年轻士子甚至围了上来,作势就要将萧玉辰推出去。
"滚出去!"
"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
眼看着众人对萧玉辰指指点点,荀氏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在她看来,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庶子,终于要当众出丑了。
"诸位,"张怀瑾环视众人,声音威严,"老夫在翰林院二十载,从未收过一个门生。"
众人屏息静气,聆听这位当朝名儒的教诲。
"为何不收?"张怀瑾捋着胡须,"并非无人求教,而是老夫一直在等。等一个真正有慧根的后生。"
那些原本还想驱赶萧玉辰的年轻人,此刻也都安静下来。
"这些年来,不知有多少达官显贵登门求教。但老夫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张怀瑾顿了顿,"教书育人,重在品性,而非门第。"
萧云蔚等人听到这里,不由得挺直了腰板。在他们看来,张大学士这番话,分明是在暗示要选个名门之后为徒。
"前些日子,老夫在秋闱诗会上出了个题目,'寒窗夜读'。"张怀瑾继续道,"诸位可还记得?"
"记得!"有人立刻应道,"那日诗会上......"
"那日诗会上,"张怀瑾打断道,"老夫终于等到了想等的人。一首'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达故乡',道尽了寒窗苦读的真谛。"
众人面面相觑。这首诗,他们都听说过,但具体是谁作的,却无人记得。
"品性如何,老夫自有判断。"张怀瑾目光如炬,"那些流言蜚语,在老夫看来,不过是过眼云烟。"
此言一出,不少人神色微变。
"今日,"张怀瑾正色道,"老夫就要在众位面前,收这个门生为徒。让天下人都知道,翰林院张怀瑾收徒,不看门第,只看才学!"
众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究竟是谁,能得张大学士如此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