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次春闱,不只是那些表面上的天才值得关注啊。
就在这时,少年似乎察觉到了萧玉辰的目光,转头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
少年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然后又若无其事地转过头去,继续嘀嘀咕咕。
萧玉辰也笑了。
有意思,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看来这次春闱,真正的高手,未必都在那些显眼的位置上啊。
萧玉辰吃完饭,正准备还了碗筷离开,却被一个身材魁梧的书生拦住了去路。
"这不是张大学士的关门弟子吗?"那书生故意提高声音,"怎么?连对个楹联的胆量都没有?"
此人名叫孙德彪,是赵明德的跟班之一。
周围的人听到动静,纷纷围了过来。
"就是,方才那般说得头头是道,怎么到真刀真枪的时候就缩了?"
"我看啊,就是个徒有虚名的废物!"
"也不知张大学士是怎么想的,居然收了这么个弟子......"
萧玉辰面色平静,只是淡淡道:"让开。"
"让开?"孙德彪冷笑,"你倒是拿出点本事来啊?"
这时赵明德走了过来:"孙兄,不可无礼。"
虽是这么说,但赵明德的语气里却带着几分轻蔑:"萧兄若是有才,不妨也试试?"
"就是,"顾明渊的一个跟班也凑了过来,"听说萧兄从未参加过任何考试,不如趁此机会,让我们见识见识?"
周围的人群越聚越多。
"怎么?不敢了?"
"果然是个草包!"
"也不知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萧玉辰依旧面色平静,只是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就在这时,一个慵懒的声音响起:"啧啧,一群所谓的天才,居然以多欺少,真是长见识了。"
众人回头,却见那个蓬头垢面的少年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正懒洋洋地打着哈欠。
"你是什么人?"孙德彪皱眉。
"一个看不惯你们的人。"少年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找死!"孙德彪正要发作。
"够了。"萧玉辰突然开口,"既然诸位这么想看我出丑,那我就献丑了。"
他转身走向那三幅楹联。
众人顿时来了兴致,纷纷跟上。
"终于肯露两手了?"
"我倒要看看,他能写出什么来......"
那蓬头垢面的少年站在人群外,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的光芒。
而萧玉辰,已经提起了笔。
赵明德站在人群中,看着萧玉辰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冷。
"张怀瑾......"他在心中冷笑。
三年前,他第一次求见张怀瑾,带去了家中珍藏的《文道真解》,那可是北方赵家的镇族之宝。
张怀瑾只是看了一眼,便道:"天资尚可,但心性未纯。"
一年后,他再次登门,这次带去了一篇自己呕心沥血写就的《论文道》,引得不少大儒赞叹。
张怀瑾却只说:"文采可观,但少了几分真性情。"
半年前,他第三次求见,这次连父亲都亲自出面。
张怀瑾依旧婉拒:"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就在前些日子,这位向来眼高于顶的大儒,居然收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庶子为徒!
而且还大张旗鼓地举行收徒仪式,惊动了半个御京城。
"萧玉辰......"赵明德咬牙。
一个连童生考都没参加过的废物,凭什么?
就因为是武昌侯府的庶子?
可笑!
"今天,"赵明德眼中闪过一丝狠色,"就让所有人看看,张怀瑾收的是个什么东西!"
他已经打听清楚了,这萧玉辰从小就被排挤在武昌侯府的角落,连基本的文道修习都没有参加过。
这样的人,能有什么真才实学?
"等他出丑之后,"赵明德冷笑,"我倒要看看张怀瑾的脸往哪搁!"
想到这里,他故意走上前去:"萧兄,可要好好想想,可别给张大学士丢脸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