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周允的神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他当然明白萧玉辰的用意。皓命不仅仅是一个名分,更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若是追封沈晚雪,就等于在朝野间承认了她的身份。
这不仅会打萧定邦的脸,更会得罪荀氏这样的望族。
"玉辰,"周允缓缓道,"此事......"
萧玉辰神色平静:"臣知道此事为难。但臣还是想试一试。"
"你可知道,萧爱卿是朕的心腹重臣?"周允意味深长地说,"荀氏更是朝中望族。你这皓命一事,怕是会惹来不小的风波。"
萧玉辰躬身道:"臣不敢奢求太高的品阶。若能赐一个六品的安人之位,臣就感激不尽。"
周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个少年,倒是懂得分寸。
"六品安人......"周允沉吟片刻,"此事朕需要考虑。毕竟涉及朝中重臣,不能轻易决断。"
萧玉辰不再多言,只是恭敬行礼。
御书房内一时陷入沉默。
这个请求,虽然已经降到了最低的品阶,但依然牵扯甚广。
但周允看着眼前这个不卑不亢的少年,心中却升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一个未来的文圣,第一个请求,竟是为了自己那出身低微的生母......
"陛下,"萧玉辰突然抬起头,声音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激动,"臣知道此事为难,但还请陛下明察。"
"我母亲虽出身低微,但她教导臣读书明理,从不曾有半分懈怠。她含辛茹苦,在那西院寒房中,为臣点灯夜读,为臣添衣御寒......"
说到这里,萧玉辰的声音微微颤抖:"若非她坚持要臣读书,若非她临终前的嘱托,臣也不会有今日。"
周允看着这个平日里沉稳淡然的少年,此刻眼中竟闪着泪光。
"那一年,她在那场蹊跷的'意外'中离世。临终前,她紧握着臣的手,只说了一句'要好好读书'......"萧玉辰深深叩首,"如今臣得了功名,引动文圣显灵,可她却看不到了......"
周允的神色也动容起来。
"陛下,"萧玉辰声音哽咽,"臣不求高位,只求一个六品安人的名分。让她在九泉之下,也能知道,她的儿子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
良久,周允长叹一声:"罢了。六品安人,准了。"
"朕知道这对你意味着什么。"他看着萧玉辰,"你能有今日的成就,确实亏了令堂的教导。这个恩典,朕给你。"
萧玉辰重重叩首:"谢陛下隆恩!"
萧玉辰走出御书房时,内心的激动几乎难以自抑。
八年了。
整整八年。
自从那个寒冷的冬夜,母亲在他怀中咽下最后一口气,他就暗暗发誓,一定要为母亲讨回一个公道。
他永远记得,母亲是如何在那西院寒房中含辛茹苦地抚养他。
记得她是如何在寒夜里为他添衣,为他掖被。
记得她是如何在油灯昏暗的光芒下,一字一句地教他读书。
记得她是如何在府中下人的白眼中,始终昂着头,告诉他要堂堂正正做人。
而今天,他终于为母亲争取到了一个名分。
六品安人,虽然品阶不高,但这意味着朝廷的认可,意味着母亲终于能得到一个正式的身份。
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说她是青楼出身的下贱女子。
再没有人敢说她配不上侯府的门楣。
"母亲,"萧玉辰在心中默默说道,"儿子终于为您争取到了一个名分。这只是开始,总有一天,儿子会让所有欺辱过您的人付出代价......"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这一步,他终于迈出去了。
夜色渐深,皇宫大门外,十余名大内侍卫整齐列队,恭敬护送着萧玉辰。
除了六品安人的皓命,皇帝还赐了他一座位于清秀坊的宅院。那里虽不及勋贵府邸气派,却也是京城难得的风水宝地,四周环境清幽,最适合读书修习。
马蹄声在青石板路上回响,萧玉辰望着夜色中的御京城,心中思绪万千。
自从被张怀瑾收为关门弟子后,他一直住在恩师府上。
虽然张府待他如亲子,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一直打扰恩师。
如今有了自己的宅院,倒是可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