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第280章 张仲景:为官救不了大汉百姓 (第1/2页)

庞统,黄月英。

一个十二岁,一个八岁,暗谋北上。

两天时间,二人收拾了细软,悄然甩开身边的侍从,藏匿于返回陈郡的大汉商行队伍。

襄阳护城河,一艘孤舟之上。

庞德公斟酒,望着远去的商队,祈祷道:“希望他们平安。”

“无碍。”

“某请了人。”

黄承彦抿了口酒水,说道:“一个名为陈吏的剑师,听说是北部尉武吏出身,此人在江东闻名,说是南下问剑,在荆南各郡游历之后,恰好准备回洛阳,某托他护送庞统与月英北上。”

“陈吏?”

庞德公眉头紧蹙道。

黄承彦嘴角微微一抽,说道:“你只需知晓,有他护身,除非天子下令,不然纵使在洛阳,都无人能伤庞统与月英。”

“好吧。”

庞德公略微安心的点头。

大汉商行队伍末尾处,一辆车舆缓慢行驶。

史阿一身青袍劲装,目送灰头土脸的庞统,黄月英进入车厢,满含歉意道:“仲景先生,路上还请担待。”

“无妨。”

张机润湿笔尖,撰写着医书。

一对苦命的兄妹,看上去都是极为憨厚之人。

同为北上避祸之人,能得陈吏这样的剑客护送,已是大幸,还奢求什么……

“伤寒杂病论?”

庞统望着医书,惊愕道:“先生是南阳名士,仲景先生?”

“不错。”

张机惊讶抬头道:“你识字?”

“嗯。”

庞统用憨厚的神态示人,解释道:“仲子先生当年开设学堂,学生有幸聆听,念过几年书。”

“宋仲子。”

张机点了点头,说道:“你们也是北上避祸啊?”

“是啊。”

庞统指了指黄月英,说道:“舍妹体弱,这两年荆州常有涝灾,疠气横行,听闻陛下在洛阳大兴医学,并封与先生齐名的神医华佗为太医府丞,所以准备去洛阳避祸,并为舍妹求医!”

“天生如此?”

张机重新审视了眼二人,蹙眉道:“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年幼便多有手茧,似乎过于劳累,确实要华医师来诊治!”

“呵呵。”

赶车的史阿不由笑出了声。

庞统,黄月英两个人,还真的骗过了张仲景,难以置信啊。

“陈家兄长。”

“因何而发笑啊?”

庞统满是疑惑的询问道。

史阿挥扬马鞭,淡笑道:“某只是听闻天子治下之地,今年大丰,就连疠气都止于南阳分界,等我们到了南阳,便可见无灾之地了。”

“这倒是。”

“某去长沙行医之前,南阳无灾。”

张机合上医书,交谈道:“听人说,陛下是天人将生,为中兴大汉而来,所以自从陛下登基,凡是治下之地无病无灾,而不臣之处则是天灾人祸频发,犹如被厌弃之地一般。”

庞统好奇道:“陈兄长,你曾是北部尉之人,可见过陛下?”

“见过。”

史阿淡然回应道。

“可是天人?”

黄月英眨着眼,满是好奇的问道。

史阿不假思索道:“你若尊天子,陛下便是天人;你若是不尊天子,是不臣大汉之人,陛下可就不是天人了,而是你的梦魇。”

“有趣。”

庞统眼轱辘一转。

从这番话中可以看出,陈吏并非是一个北部尉武吏出身的剑客。

张机从布包中取出粟米饼,小心翼翼的递给庞统与黄月英,又分给史阿一个,另外递上一个水囊,说道:“陈兄弟,你说说太医府。”

“太医府啊!”

“某知晓的不是很多。”

史阿摇了摇头,说道:“华佗倒是知道,陛下还是骠骑将军的时候,此人便在陈国行医,并且负责为军卒研制伤药,还收了一个徒弟叫董奉!”

“嗯。”

张机点了点头。

史阿继续说道:“陛下登基之后,便整饬天下医书,在公羊学宫中开设医学,而后设下太医府,负责编撰医书,统辖医师,调配天下药材,据闻太医府准备在天下各处设立太医院,专门为百姓诊病抓药,只是可用医师太少,还需要数年,或数十年才能成。”

张机疑惑道:“某听闻华医师有一味麻沸散,可是真的?”

“真的。”

史阿沉声道:“病疾发于内,药石难医,便可用温酒送服麻沸散,而后用刀剖开抽割积聚!”

“剖开?”

黄月英打了个寒颤。

庞统也悚然道:“剖开,不就死了吗?”

“可以缝起来。”

史阿淡笑道:“只是气血有损,当然也有人会死在此术之下!”

“原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