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比得过!”
陈秀兰被怼的哑口无言,看着陆凤知包的饺子,想起自己上次包的饺子最后成了面片汤。
她想静静!
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顾母见她不说话,忙敷衍安慰道:
“你洗腊肉我放心,洗的那叫一个干净!”
“像吴家那婆婆客洗的肉,我都不想讲,洗前洗后我都分不出来!”
陈秀兰听大嫂这么说她,觉得自己又行了!
“大嫂!不是我吹,咱们队里谁有我爱干净。”
“我这就去洗腊肉,保管小陆等会儿都挑不出错!”
说完雄赳赳,气昂昂的——洗腊肉去了。
见识到顾母这一通操作,陆凤知惊呆了!
她未来婆婆威武霸气,瞧她二婶被指使的团团转,还心甘情愿乐颠颠的!
顾母看着陆凤知那模样,好笑道:
“你二婶吧!就是讲话不好听,人是个好人,以后接触多了你就晓得了!”
陆凤知看的出来,顾家这一家子家风好,大矛盾基本没有。
小矛盾嘛!
牙齿和舌头那么好都还咬上呢!
顾青峰擀完面皮,不用顾母吩咐,就去淘米做饭了。
顾母对着陆凤知道:
“青峰从小就比两个哥哥勤快,会走路了就帮着我干活,嘴巴又乖,屋里大人小伢儿都喜欢他。”
“他”
陆凤知手上没停,安静听着顾母说顾青峰的事。
顾母看着两簸箕饺子,感叹道:
“小陆,你手艺啷个这么好,看看你包的又快又好!”
“婶儿!我跟着爸妈以前在北方,那里主食就是面食,这些都是在那里学的。”
得亏她父母真是在北方部队,不然怎么解释她一个南方人,这么会做面食!
湘省这边做饭炒菜用的是灶台,今天人多顾青峰用中锅在煮饭。
见他娘要炒菜了,忙把小锅的火烧起来。
顾母把小锅刷洗干净,准备先炖汤。
在一旁打下手的陆凤知见了,忙道:
“婶儿!汤我来做吧!”
顾母让开位置:
“行!你来做汤!”
顾二婶也在一旁附和:
“今天我们可要好好尝尝小陆的手艺!”
陆凤知用最简单的步骤,做了一锅白萝卜炖排骨,萝卜鲜甜软烂,排骨入味脱骨,闻着都胃口大开!
“哎呀!学到了,小陆你能干完了!”
顾二婶在一旁咋咋呼呼道。
顾青峰坐在灶前烧火,一脸痴汉的看着陆凤知。
顾母本来挺得意的,这是她未来儿媳!
转眼看见幺儿的样子,忙转头看看陆凤知,要洗洗眼睛!
幺儿那傻样,简直没眼看!
整个灶台都是用土砖砌成的,灶堂口有土砖砌成的排烟通道,伸出屋外,靠墙垂直向上排出木烟。农村的灶台是不能排除炒菜的油烟。两个灶台之间还搞了一个小平台,用来放火柴(那时候叫洋火)。这种灶台都有一个标配,那就是吹火筒。
吹火筒用竹子做的,一般直径3公分左右,长度 80公分左右。一断开细孔,一端留原孔,中间用铁丝烧红穿通。
这种灶台,少不了要用烧火棍的;这种灶堂烧火有一定的诀窍,柴不能堆积在一起,否则燃烧不旺,甚至会熄掉,这时候就要用烧火棍扒开空间来。这就是所谓“火要空心,人要忠心”。
灶台的周长大概有4米左右,围着灶台转一圈,要点时间。所以经常围着灶台转也是很辛苦。
灶台一面呈弧形,烧火的一面就成一条直线。靠里面不常用的是一口大锅,直径差不多100公分左右,用来烧猪食,冬天给牛煮谷子吃,或者红白喜事的时候用来煮饭和烧热水。
中间有一口稍微小点的锅,80公分左右,来客较多用来炒菜煮饭。
靠外面的是一口常用的小锅,60公分左右,用来日常的炒菜和煮饭。
大锅和中锅的弧线中间,有一个更小的铁鼎锅,圆柱形,充分利用了灶台的空间。大锅中锅下面都会有烧火的灶堂。中间的小锅利用两边的火堂的余热温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