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裁到你吗?”
宋思铭问卢宏轩。
“应该会吧!”
卢宏轩对自己有着清楚的认知,虽然他工作努力,把集团当家,但是,他的岗位本身就是边缘岗位,裁员的话,肯定会第一批裁撤。
“就算不被裁,留下也没什么意思了。”
“大形势是没办法逆转的。”
“像这种靠政府补贴度日的单位,只会越来越难。”
卢宏轩感慨着说道。
曾经的他,也以为公交集团是铁饭碗。
但架不住这个世界在不断变化。
前些年,私家车还是稀罕物,电动自行车也没出现,人们出行,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自行车,要么公交车。
那时候,如果说谁谁谁在公交集团上班,绝对是高人一等的感觉。
可是现在呢,谁家没辆小汽车?电动自行车更是彻底普及,甚至路边都出现了共享电动自行车。
公交车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
目前,已经有一些县城,开始停运公交车了,估计这种情况,很快就会蔓延到像青山这样的地级市。
到时候,即便不全停,也会停掉一大部分线路。
空出来的人,只能裁掉。
“有没有想过以后干什么?”
宋思铭问卢宏轩。
“暂时还没想好,实在不行,就开出租车或者网约车。”
卢宏轩想了想,说道。
“公交车的生意不好,出租车和网约车恐怕也不好干。”
宋思铭判断道。
“是,我打听了一下。”
“青山市区的出租车和网约车,好的时候,一天流水也就是两三百块钱,扣除成本,每天也就剩一百多块钱。”
卢宏轩回答道。
在青山,出租车,网约车,也就是一个饿不死的行业。
“我给你介绍个工作怎么样?”
知道卢宏轩没有好的去处,宋思铭对卢宏轩说道。
“什么工作?”
卢宏轩瞬间来了精神。
以宋思铭的人脉,只要开口了,就不可能是普通的工作。
“就是我刚才说的酒厂。”
“这个酒厂刚刚起步,但是已经获得了恒达集团一千万的投资,并且拿下了青山醇的商标。”
“你如果现在过去,就是这家酒厂的三号员工。”
宋思铭介绍基本情况。
“恒达集团投资……”
“三号员工……”
这两个条件加在一起,让卢宏轩意识到,这很可能是自己这辈子最大的一个转折点。
“宋乡长,我去。”
没有哪怕一秒钟的犹豫,卢宏轩当即表态。
“这么安排,是不是不太合适?”
一直旁听的卢增汉,说道。
“有什么不合适的?”
“宏轩过去又不是吃现成的?”
“他过去是要干活的,干好了,才能站住脚。”
宋思铭解释道。
“可是……”
卢增汉还是觉得,这是额外的照顾。
“没有可是。”
“您要是还在王寨乡,说不定得避避嫌,现在,您都不在王寨乡了,根本不用考虑那么多。”
宋思铭打断卢增汉。
“行吧!”
其实,卢增汉也在为儿子的工作发愁。
当初,他是托人找关系,才把儿子送进公交公司,谁能料到,这样的铁饭碗,有朝一日也会保不住。
所以,接下来,也没必要找所谓的铁饭碗了,趁着年轻,到私企闯一闯,也挺好。
宋思铭在卢增汉的病房,待到下午两点,陪着卢增汉吃完午饭,方才离开。
不过,他只是离开卢增汉的病房,并没有离开市人民医院。
因为,市人民医院,还有一个他要探望的病人。
这个病人,就是王寨乡中心校的学生陈明泽。
陈明泽的病,需要肝脏移植,才能彻底治愈。
经过包村干部和陈明泽所在村陈家沟村两委的不懈努力,终于说服了陈明泽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陈明泽的叔叔做配型检测。
但最终的结果,却令人遗憾,配型并没有成功。
如此一来,就只能排队配型。
但按照医院的说法,能够排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百分之九十九的病人,都是在配型成功前,便身体恶化,继而离世。
陈明泽的病房在另一栋楼,宋思铭进到病房时,正有一名爱心行动社的志愿者,照顾陈明泽。
上次,宋思铭看望陈明泽的时候,陈明泽已经可以自由活动,但是眼下,情况再一次恶化,陈明泽只能躺在床上,连翻身都困难,一天二十四小时,至少有十七八个小时,是昏睡状态。
“你是?”